requestId:68a7562795af91.09560901.
中國發展門戶網北京4月16日電
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
(2013年4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 錄
前 言
一、新形勢、新挑戰、新使命
二、武裝力量建設與發展
三、捍衛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
四、保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
五、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
結束語
附 錄
前言
當今時代,和平與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緊緊把握機遇,共同應對挑戰,合作維護安全,攜手實現發展,是時代賦予各國人民的歷史使命。
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堅定不移的國家意志和戰略抉擇。中國始終不渝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御性國防政策,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不干涉別國內政,永遠不爭霸,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軍事擴張。中國倡導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尋求實現綜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
建設與中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也是中國實現和平發展的堅強保障。中國武裝力量適應國家發展戰略和安全戰略的新要求,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思想地位,加快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與時俱進加強軍事戰略指導,拓展武裝力量運用方式,為國家發展提供安全保障和戰略支撐,為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作出應有貢獻。
一、新形勢、新挑戰、新使命
新世紀以來,世界發生深刻復雜變化,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國際力量對比朝著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方向發展,國際形勢保持總體和平穩定的基本態勢。與此同時,世界仍然很不安寧,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新干涉主義有所上升,局部動蕩頻繁發生,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傳統與非傳統安全挑戰交織互動,國際軍事領域競爭更趨激烈,國際安全問題的突發性、關聯性、綜合性明顯上升。亞太地區日益成為世界經濟發展和大國戰略博弈的重要舞臺,美國調整亞太安全戰略,地區格局深刻調整。
中國緊緊抓住和用好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現代化建設成就舉世矚目,綜合國力大幅躍升,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兩岸關系繼續呈現和平發展勢頭,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不斷提高。但是,中國仍面臨多元復雜的安全威脅和挑戰,生存安全問題和發展安全問題、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維護臺灣包養網國家統一、維護領土完整、維護發展利益的任務艱巨繁重。有的國家深化亞太軍事同盟,擴大軍事存在,頻繁制造地區緊張局勢。個別鄰國在涉及中國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上采取使問題復雜化、擴大化的舉動,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制造事端。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三股勢力”威脅上升。“臺獨”分裂勢力及其分裂活動仍然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最大威脅。重大自然災害、安全事故和公共衛生事件頻發,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增加,國家海外利益安全風險上升。機械化戰爭形態向信息化戰爭形態加速演變,主要國家大力發展軍事高新技術,搶占太空、網絡空間等國際競爭戰略制高點。
面對復雜多變的安全環境,人民解放軍堅決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拓展國家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視野,立足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積極運籌和平時期武裝力量運用,有效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
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堅持以下基本政策和原則:
——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保障國家和平發展。這是中國加強國防建設的目的,也是憲法和法律賦予中國武裝力量的神圣職責。堅定不移實行積極防御軍事戰略,防備和抵抗侵略,遏制分裂勢力,保衛邊防、海防、空防安全,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和在太空、網絡空間的安全利益。堅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堅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立足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拓展和深化軍事斗爭準備。堅定不移把軍事斗爭準備基點放在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上,統籌推進各戰略方向軍事斗爭準備,加強軍兵種力量聯合運用,提高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創新發展人民戰爭戰略戰術,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提高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質量。全面提高日常戰備水平,加強針對性戰備演習演練,周密組織邊海空防戰備巡邏和執勤,妥善應對各種危機和重大突發事件。
——樹立綜合安全觀念,有效遂行非戰爭軍事行動任務。適應安全威脅新變化,重視和平時期武裝力量運用。積極參加和支援國家經濟社會建設,堅決完成搶險救災等急難險重任務。依照法律規定履行維護國家安全和穩定職能,堅決打擊敵對勢力顛覆破壞活動,打包養網心得擊各種暴力恐怖活動,遂行安保警戒任務。加強應急救援、海上護航、撤離海外公民等海外行動能力建設,為維護國家海外利益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深化安全合作,履行國際義務。中國武裝力量是國際安全合作的倡導者、推動者和參與者。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全方位開展對外軍事交往,發展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軍事合作關系,推動建立公平有效的集體安全機制和軍事互信機制。堅持開放、務實、合作的理念,深化同各國軍隊的交流與合作,加強邊境地區建立信任措施合作,推進海上包養一個月價錢安全對話與合作,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國際反恐合作、國際護航和救災行動,舉行中外聯演聯訓。認真履行應盡的國際責任和義務,為維護世界和平、安全、穩定發揮積極作用。
——嚴格依法行動,嚴守政策紀律。中國武裝力量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堅持依法用兵、依法行動。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嚴守群眾紀律,依法完成搶險救災、維穩處突和安保警戒等任務。以《聯合國憲章》和公認的國際關系準則為依據,堅持在雙邊多邊條約的法律構架內行動,確保涉外軍事行動的合法性。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嚴格按照條令條例管理部隊,為武裝力量多樣化運用提供法律保障。
二、武裝力量建設與發展
中國武裝力量由人民解放軍、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民兵組成,在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肩負著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光榮使命和神圣職責。
近年來,人民解放軍按照履行使命任務和信息化建設發展要求,積極穩妥推進軍隊改革。強化軍委總部戰略管理功能,組建人民解放軍戰略規劃部,將總參通信部改編為信息化部,將總包養網參軍訓和兵種部改編為軍訓部;推進新型作戰力量建設,調整優化各軍兵種規模結構,改革部隊編組模式,推動作戰力量編成向精干、聯合、多能、高效方向發展;完善新型軍隊人才培養體系,深化軍事人力資源和后勤政策制度調整改革,加強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建設,努力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
陸軍主要擔負陸地作戰任務,包括機動作戰部隊、邊海防部隊、警衛警備部隊等。按照機動作戰、立體攻防的戰略要求,陸軍積極包養網推進由區域防衛型向全域機動型轉變,加快發展陸軍航空兵、輕型機械化部隊和特種作戰部隊,加強數字化部隊建設,逐步實現部隊編成的小型化、模塊化、多能化,提高空地一體、遠程機動、快速突擊和特種作戰能力。陸軍機動作戰部隊包括18個集團軍和部分獨立合成作戰師(旅),現有85萬人。集團軍由師、旅編成,分別隸屬于7個軍區。沈陽軍區下轄第16、39、40集團軍,北京軍區下轄第27、38、65集團軍,蘭州軍區下轄第21、47集團軍,濟南軍區下轄第20、26、54集團軍,南京軍區下轄第1、12、31集團軍,廣州軍區下轄第41、42集團軍,成都軍區下轄第13、14集團軍。
海軍是海上作戰行動的主體力量,擔負著保衛國家海上方向安全、領海主權和維護海洋權益的任務,主要由潛艇部隊、水面艦艇部隊、航空兵、陸戰隊、岸防部隊等兵種組成。按照近海防御的戰略要求,海軍注重提高近海綜合作戰力量現代化水平,發展先進潛艇、驅逐艦、護衛艦等裝備,完善綜合電子信息系統裝備體包養網ppt系,提高遠海機動作戰、遠海合作與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能力,增強戰略威懾與反擊能力。海軍現有23.5萬人,下轄北海、東海和南海3個艦隊,艦隊下轄艦隊航空兵、基地、支隊、水警區、航空兵師和陸戰旅等部隊。2012年9月,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交接入列。中國發展航空母艦,對于建設強大海軍和維護海上安全具有深遠意義。
空軍是空中作戰行動的主體力量,擔負著保衛國家領空安全、保持全國空防穩定的任務,主要由航空兵、地面防空兵、雷達兵、空降兵、電子對抗等兵種組成。按照攻防兼備的戰略要求,空軍加強以偵察預警、空中進攻、防空反導、戰略投送為重點的作戰力量體系建設,發展新一代作戰飛機、新型地空導彈和新型雷達等先進武器裝備,完善預警、指揮和通信網絡,提高戰略預警、威懾和遠程空中打擊能力。空軍現有39.8萬人,下轄沈陽、北京、蘭州、濟南、南京、廣州、成都7個軍區空軍和1個空降兵軍。軍區空軍下轄基地、航空兵師(旅)、地空導彈師(旅)、雷達旅等。
第二炮兵是中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主要擔負遏制他國對中國使用包養合約核武器、遂行核反擊和常規導彈精確打擊任務,由核導彈部隊、常規導彈部隊、作戰保障部隊等組成。按照精干有效的原則,第二炮兵加快推進信息化轉型,依靠科技進步推動武器裝備自主創新,利用成熟技術有重點、有選擇改進現有裝備,提高導彈武器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完善核常兼備的力量體系,增強快速反應、有效突防、精確打擊、綜合毀傷和生存防護能力,戰略威懾與核反擊、常規精確打擊能力穩步提升。第二炮兵下轄導彈基地、訓練基地、專業保障部隊、院校和科研機構等,目前裝備東風系列彈道導彈和長劍巡航導彈。
武警部隊平時主要擔負執勤、處置突發事件、反恐怖、參加和支援國家經濟建設等任務,戰時配合人民解放軍進行防衛作戰。武警部隊依托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立完善從總部至基層中隊的三級綜合信息網絡系統,發展部隊遂行任務急需的武器裝備,開展針對性訓練,提高執勤、處置突發事件、反恐怖能力。武警部隊由內衛部甜心寶貝包養網隊和警種部隊組成,內衛部隊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總隊和機動師,警種部隊包括黃金、森林、水電、交通部隊,公安邊防、消防、警衛部隊列入武警序列。
民兵是不脫產的群眾武裝組織,是人民解放軍的助手和后備力量。民兵擔負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執行戰備勤務、參加防衛作戰、協助維護社會秩序和參加搶險救災等任務。民兵建設注重調整規模結構,改善武器裝備,推進訓練改革,提高以支援保障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能力為核心的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民兵組織分為基干民兵組織和普通民兵組織。基干民兵組織編有應急隊包養管道伍,聯合防空、情報偵察、通信保障、工程搶修、交通運輸、裝備維修等支援隊伍,以及作戰保障、后勤保障、裝備保障等儲備隊伍。
三、捍衛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
中國武裝力量的根本任務,是鞏固國防、抵抗侵略、保衛祖國。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堅持以國家核心安全需求為導向,著眼維護和平、遏制危機和打贏戰爭,保衛邊防、海防、空防安全,加強戰備工作和實戰化演習演練,隨時應對和堅決制止一切危害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的挑釁行為,堅決維護國家核心利益。
保衛邊海防安全
中國有2.2萬多公里陸地邊界和1.8萬多公里大陸海岸線,是世界上鄰國最多、陸地邊界最長的國家之一。中國有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6500多個,島嶼岸線1.4萬多公里。中國武裝力量對陸地邊界和管轄海域實施防衛、管轄,維護邊海防安全的任務復雜繁重。
陸軍邊海防部隊駐守在邊境、沿海地區及海上島嶼,擔負著守衛國(邊)界、沿海海岸和島嶼,抵御防范外敵入侵、蠶食、挑釁,以及協助打擊恐怖破壞、跨境犯罪等防衛與管理任務。邊海防部隊堅持以戰備執勤為中心,強化邊境沿海地區重要方向和敏感地段、水道、海域防衛警戒,嚴密防范各類入侵、蠶食和越境滲透破壞活動,及時制止違反邊海防政策法規和改變國界線現狀的行為,適時開展軍地聯合管控、應急處突等行動,有效維護邊境沿海地區的安全穩定。中國已與周邊7個國家簽訂邊防合作協議,與12個國家建立邊防會談會晤機制。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蒙古、越南等國邊防部門開展聯合巡邏執勤、聯合管控演練等友好合作活動。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等國每年組織相互視察活動,監督和核查邊境地區信任措施落實情況。
海軍加強海區的控制與管理,建立完善體系化巡邏機制,有效掌握周邊海域情況,嚴密防范各類竄擾和滲透破壞活動,及時處置各種海空情況和突發事件。推進海上安全合作,維護海洋和平與穩定、海上航行自由與安全。在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框架下,定期開展海上信息交流,避免發生海上意外事件。根據中越簽署的北部灣海域聯合巡邏協議,兩國海軍從2006年起每年組織兩次聯合巡邏。
公安邊防部隊是國家部署在邊境沿海地區和開放口岸的武裝執法力量,擔負保衛國家主權、維護邊境沿海地區和海上安全穩定、口岸出入境秩序等重要職責,遂行邊境維穩、打擊犯罪、應急救援、邊防安保等多樣化任務。公安邊防部隊在邊境一線劃定邊防管理區,在沿海地區劃定海防工作區,在毗鄰香港、澳門陸地邊境和沿海一線地區20至50米縱深劃定邊防警戒區,在國家開放口岸設立邊防檢查站,在沿海地區部署海警部隊。近年來,對邊境地區和口岸實行常態化嚴查嚴管嚴控,防范打擊“三股勢力”、敵對分子的分裂破壞和暴力恐怖活動。集中整治海上越界捕撈活動,強化海上治安巡邏執法,嚴厲打擊海上違法犯罪活動。2011年以來,共破獲各類案件47445起,繳獲各類毒品12357千克,繳獲非法槍支125115支,查獲偷渡人員5607人次。
民兵積極參加戰備執勤、邊海防地區軍警民聯防、哨所執勤和護邊控邊等行動,常年在邊海防線上巡邏執勤。
保衛空防安全
空軍是保衛國家空防安全的主體力量,陸軍、海軍和武警部隊按照中央軍委的指示擔負部分空防任務。平時,國家防空實行空軍—軍區空軍—防空部隊指揮體制,空軍根據中央軍委意圖對擔負防空任務的各種防空力量實施統一指揮。中國空防體系由偵察監視、指揮控制、空中防御、地面防空、綜合保障和人民防空六大系統組成。中國已建成集偵察預警、抗擊、反擊和防護于一體的空防力量體系,具有以各種對空探測雷達和預警機為主體,以技術偵察、電子對抗偵察為補充的空情獲取手段;以殲擊機、殲擊轟炸機、地空導彈、高炮部隊為主體,以陸軍防空兵、民兵預備役防空力量和人民防空力量為補充的抗擊手段;以各種防護工程和防護力量為主體,以專業技術防護力量為補充的綜合防護手段。
空軍日常防空基本活動,主要是組織偵察預警力量,監視國家領空及周邊地區空中動態,隨時掌握各種空中安全威脅;組織各級指揮機構,保持以首都為核心、以邊境沿海一線為重點的常態化戰備值班,隨時指揮各種空防力量行動;組織日常防空戰斗值班兵力,進行海上空域警巡、邊境反偵察和境內查證處置異常不明空情;組織航空管制系統,監控飛行活動,維護空中秩序,保障飛行安全。
保持常備不懈的戰備狀態
戰備工作是軍隊為執行作戰和非戰爭軍事行動任務而進行的準備和戒備活動,是軍隊全局性、綜合性、經常性的工作。提高戰備水平,保持常備不懈的戰備狀態,是有效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重要保證。人民解放軍建立正規的戰備秩序,加強戰備基礎性建設,搞好針對性戰備演練,周密組織戰備值班和邊海空防巡邏執勤,隨時準備執行作戰和非戰爭軍事行動任務。部隊根據執行任務需要進入等級戰備,戰備等級按照戒備程度由低級到高級分為三級戰備、二級戰包養條件備、一級戰備。
陸軍部隊的日常戰備,以維護邊境正常秩序和鞏固國家建設成果為重點,依托作戰指揮機構和指揮信息系統,加強戰備值班要素整合,探索戰區聯合值班模式,推進團以上作戰部隊戰備值班系統綜合整治,以常態化運行的體制機制保證戰備工作落實,形成各戰略方向銜接、多兵種聯合、作戰保障配套的戰備力量體系布局,始終保持迅即能動和有效應對的良好狀態。海軍部隊的日常戰備,以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為重點,按照高效用兵、體系巡邏、全域監控的原則,組織和實施常態化戰備巡邏,在相關海域保持軍事存在。各艦隊常年保持必要數量艦艇在轄區內巡邏,加強航空兵偵察巡邏,并根據需要組織機動兵力在相關海域巡邏警戒。空軍部隊的日常戰備,以國土防空為重點,堅持平戰一體、全域反應、全疆到達的原則,保持靈敏高效的戰備狀態。組織常態化空中警戒巡邏,及時查證異常不明空情。空軍指揮警戒值班系統以空軍指揮所為核心,部隊指揮所為基礎,以航空兵、地面防空兵等戰斗值班兵力為支撐。
第二炮兵平時保持適度戒備狀態,按照平戰結合、常備不懈、隨時能戰的原則,加強戰備配套建設,構建要素集成、功能完備、靈敏高效的作戰值班體系,確保部隊應急反應迅速,有效應對戰爭威脅和突發事件。在國家受到核威脅時,核導彈部隊根據中央軍委命令,提升戒備狀態,做好核反擊準備,懾止敵人對中國使用核武器;在國家遭受核襲擊時,使用導彈核武器,獨立或聯合其他軍種核力量,對敵實施堅決反擊。常規導彈部隊能夠快速完成平戰轉換,遂行常規中遠程精確打擊任務。
開展實戰化演習演練
人民解放軍堅持把開展實戰化演習演練作為推進軍事訓練轉變、提高部隊實戰能力的重要抓手,注重將信息主導、體系對抗、精確作戰、融合集成、聯合制勝等信息化條件下作戰理念廣泛融入訓練實踐,按實戰要求、戰時編組和作戰流程組織演練,突出指揮對抗訓練、實兵自主對抗訓練和復雜戰場環境下訓練,全面提高部隊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
開展跨區訓練。為提高部隊快速反應能力和在陌生環境、復雜條件下聯合作戰能力,依托合同戰術訓練基地,組織任務相近、類型相同和未來作戰環境包養合約相似的師旅部隊,以實兵檢驗性演習的方式開展一系列跨區機動演習演練。2009年,組織沈陽、蘭州、濟南和廣州軍區各1個師進行遠程機動和對抗性演練。2010年開始,組織“使命行動”系列戰役層次跨區機動演習演練。其中,2010年組織北京、蘭州、成都軍區各1個集團軍首長機關帶1個師(旅)以及空軍部分兵力參演,2011年組織成都、濟南軍區帶有關部隊赴高原地區演練,2012年組織成都、濟南、蘭州軍區和空軍有關部隊赴西南地區演練。
突出對抗訓練。各軍兵種強化對抗性檢驗包養故事性演習演練,組織實兵對抗、網上對抗和計算機模擬對抗等演習,增強訓練的針對性、實效性。空軍依托訓練基地構設復雜戰場環境,組織軍區空軍之間、軍區空軍與合成“藍軍”部隊之間,開展信息化條件下“紅藍”體系對抗演習。第二炮兵開展復雜戰場環境下偵察與反偵察、干擾與防干擾、精確打擊與防護反擊的對抗性訓練,加強核生化武器威脅條件下安全防護和操作技能訓練,每年安排多種型號導彈部隊執行實彈發射任務。
拓展遠海訓練。海軍探索遠海作戰任務編組訓練模式,組織由新型驅護艦、遠洋綜合補給艦和艦載直升機混合編成的遠海作戰編隊編組訓練,深化復雜戰場環境下使命課題研練,突出遠程預警及綜合控制、遠海攔截、遠程奔襲、大洋反潛、遠洋護航等重點內容訓練。通過遠海訓練組包養織帶動沿海有關部隊進行防空、反潛、反水雷、反恐怖、反海盜、近岸防衛、島礁破襲等對抗性實兵訓練。2007年以來,在西太平洋共組織遠海訓練近20批90多艘次。訓練中采取有效措施應對某些國家軍用艦機的抵近偵察和非法干擾活動。2012年4月至9月,“鄭和”號訓練艦進行環球航行訓練,先后訪問及停靠14個國家和地區。
四、保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
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參加國家建設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憲法和法律賦予中國武裝力量的重要任務。中國武裝力量服從服務于國家改革發展大局,積極參加國家建設和搶險救災,依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努力保障國家發展利益。
參加國家建設
軍隊和武警部隊在完成教育訓練、戰備執勤、科研試驗等任務的前提下,圍繞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部署,堅持把地方所需、群眾所盼和部隊所能結合起來,充分利用人才、裝備、技術、基礎設施等方面的資源和優勢,積極支援地方基礎設施重點工程、生態環境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扎實做好扶貧幫困、助學興教、醫療扶持等工作,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民生改善作出重要貢獻。
援建基礎設施重點工程。發揮水電、交通、工程、測繪等專業部隊的優勢,支援國家和各地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設施建設。2011年以來,共投入勞動日1500多萬個,動用機械車輛120多萬臺次,援建機場、公路、鐵路、水利樞紐等省以上重點工程350多項。武警水電部隊先后參加云南糯扎渡、四川錦屏、西藏旁多等水利水電和鐵路、天然氣管道工程建設115項。武警交通部隊承建新疆天山公路、甘肅洛塘河特大雙層橋梁、西藏墨脫公路嘎隆拉隧道等172個項目,建設里程3250公里。
參加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成建制組織部隊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參加荒山綠化、防沙治沙、濕地生態保護等工作,支援京津風沙源治理、環塔克拉瑪干沙漠綠化、長江黃河中上游生態保護、西藏“一江兩河”治理等國家重點生態區和生態工程建設。兩年來,共植樹1400多萬株,成片造林、飛播造林和綠化荒山荒灘300多萬畝。測繪、氣象、給水等技術部隊還為地方提供大地勘測、氣象水文預報、水源探測等服務。
扶貧幫困和支援新農村建設。各部隊先后與63個貧困縣、547個貧困鄉鎮建立幫扶關系,共建立扶貧聯系點2.6萬個,支援農田水利、鄉村道路、小流域治理等小型工程建設2萬多個,扶持發展優勢特色產業1000多項,幫助40多萬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北京軍區給水工程團先后在云南、廣西、山東、河北、內蒙古、貴州等地支援地方找水打井,共打井358眼,解決了96萬人生活用水及8.5萬畝農田灌溉用水問題。蘭州軍區給水工程團實施“百井支農富民”工程,在寧夏中南部干旱帶找水打井192眼,緩解了39萬人、57萬頭牲畜飲水和3.7萬畝農田灌溉用水問題。
支持科技教育文化衛生事業。2011─2012年,軍隊院校、科研單位和專業技術部隊共承擔國家重大專項、科技支撐計劃等課題研究200多項,參與科技攻關22 TC:sugarpopular900
發佈留言